王伟红,新密市市直第三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校园足球优秀园长,郑州市名园长,“感动新密十大人物”
《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实施,解决了困扰当前学前教育工作中的一些难题、困境和阻碍,恰似一场滋润幼教事业的及时雨,为教育工作者指引方向,为今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开启了教育新篇章。
法律明确规定学前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这从根本上限定了学前教育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新密市市直第三幼儿园构建了“浸润式爱国教育体系”,从环境营造、课程创新、协同育人三方面着手,厚植幼儿家国情怀。
打造浸润式育人环境,厚植爱国情怀
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前教育法》的根本要求。我园将抽象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具象的认知符号,通过环境创设让幼儿沉浸式接受爱国教育体验。设计红色爱国主题墙饰,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打造红星小舞台,在区角投放爱国教育材料,常态化举行升旗仪式,组织亲子爱国活动。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建立“我是中国娃”的自豪感,爱国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红色教育融入五大领域课程,构建园本红色课程,培育红色基因
(一)融合五大领域,深化红色主题课程。遵循《学前教育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我园将红色主题教育内容逐渐从单一的“我爱祖国”主题教育延伸到“红星照耀童年”课程体系。如语言领域将《王二小》等经典故事转化为幼儿自导自演的情景剧;艺术领域创设“红星小舞台”,幼儿将《祖国祖国我爱你》等爱国歌曲,大胆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健康领域设计“小兵成长营”体能游戏,融合军事障碍挑战与团队协作任务,在模拟“翻越雪山”红色游戏过程中锤炼幼儿品格。五大领域之间深度融合,打破学科边界,多形式开展游戏活动,突出主题教育,形成跨域主题课程,实现深度学习。
(二)传承革命文化,打造特色节日课程。依据法律对革命文化传承的规定,我园根据园所特色,构建“三节九礼”传统文化育人矩阵,以国庆节为核心打造“红色基因传承月”节日课程,形成节日链式课程。借助园所“野战基地”游戏场域,同步开展“重走长征路”主题游戏课程,将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等历史事件转化为户外军事游戏,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让幼儿在搭建浮桥、运输物资等情境中内化红色精神。
多元参与、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学前教育法》通过法律约束、文化浸润、资源联动和宣传推广,构建了“家庭尽责、园所主导、社会参与”的共育生态,为儿童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实践路径。基于此,我园整合家长与社区资源,深化协同育人,建立“红色教育共同体”,与军人家长“手拉手”,讲述军事知识、组织军事体验活动,学站军姿、敬礼等,拓宽幼儿爱国教育视野。组织开展亲子爱国教育活动,如“亲子手工制作爱国作品”“亲子畅玩红色游戏”等。在亲子手工制作爱国作品活动中,家长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航天火箭,坦克、绘画英雄人物,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再次深入认识了国家领先科技的意义,使爱国教育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实现家庭、幼儿园和社区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依据《学前教育法》开展爱国教育课程是我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环境创设、主题活动、家园社共育等多方面的实践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给幼儿带来了诸多积极改变。孩子们开始对国旗、国徽充满敬畏,每次升旗仪式都站得笔直,眼神专注,爱国情感在稚嫩的心底萌芽,进一步萌发了他们的爱国爱党的红色精神。他们知晓祖国名胜古迹,会自豪地讲述长城、黄河,对国家历史故事津津乐道,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生活中,也懂得珍惜粮食、爱护环境,明白为祖国贡献力量可从点滴做起,小小举动尽显爱国初心,未来担当意识悄然生根。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园将持续深入贯彻《学前教育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