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精心组织的这次论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家对幼小衔接的科学认识,推动河南省幼小衔接工作迈上新台阶。”4月15日,在受邀线上参加河南省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推进会暨课程建设论坛后,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程伟对记者说。
4月15日至16日,全省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推进会暨课程建设论坛举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出席会议并讲话。记者了解到,此次线上活动,分为专家讲座、经验交流、主题论坛、课程建设分享等多种形式,全省各地教育行政人员、教研员、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和一线教师,以及73名幼小科学衔接省级专家组成员参加会议,线上观看人数达40万人次。我省成为全国范围内率先从省级层面召开幼小衔接推进会和课程建设论坛的省份。
记者也跟随论坛进程,观摩、学习课程建设、联合教研等经验交流,探寻我省深入推进幼小衔接的科学实践,感受我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铿锵步伐。
提前谋划准备,积累经验的同时正视问题
“2021年,我们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的指导下,联合河南省实验小学在一个月内就开展了3次联合教研,百余名教师共同参加。”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秋萍对记者说。
据了解,去年6月,国家部署幼小衔接攻坚行动后,我省迅速行动,在机制、资金、教研、引导氛围等多方面发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们构建了幼小衔接工作机制。省政府将小学化治理工作纳入《河南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的评估指标体系中予以保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专门遴选了32个实验区、130所试点园和130所试点小学,组建了由名园长、名校长、教研员、高校学者共73人组成的幼小科学衔接省级专家组,每个实验区均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开展了区域联合教研活动。”毛杰说。在资金投入上,省教育厅协调省财政厅设立幼小衔接项目专项资金,共投入资金520万元用于支持开展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省教育厅先后组织了两期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培训会,线上线下参训人员超过10万人,实现了培训范围全覆盖。
省教育厅强力推动联合教研,明确1名小学教研员和1名幼教教研员共同牵头负责区域内幼小衔接教研工作。全省各地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化教研引领,助推教师的课程教学实践。
“林州市在幼小衔接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一’模式,即一周一次园(校)单独教研,一个月一次双向联动教研,一学期一次成果交流活动。在此基础上,注重工作梳理,发现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推广好的经验和模式。”林州市教体局局长许见顺向记者介绍说。
我省同样注重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幼小衔接探索实践,安阳市查处通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漯河市禁办学前班、大大班、幼小衔接班等工作先后被学习强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宣传推介,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但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幼小衔接的实施范围不够广,工作机制还不健全,联合教研工作制度还未有效铺开,全社会有效支持幼小衔接的良好生态还未形成,家长焦虑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仍需要正视和改变,幼小衔接,路还很长。
避免三个误区,明确路径方法,让教育回归科学理性、避免内卷
“幼小衔接从未像现在一样受到重视,从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到幼小衔接攻坚行动,从幼儿园单向准备到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幼小衔接工作正在逐步全面铺开。”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幼儿园园长马灵君说。
记者查阅文件了解到,近年来,从中央到我省,从教育部到省教育厅,从“双减”文件到“十四五”规划,多个部门和政策文件都专门对幼小衔接做出重点要求和具体部署。“可以说,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紧迫任务,更是遏制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落实‘双减’工作、规范办学行为的迫切需要,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毛杰说。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毛杰在全省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推进会暨课程建设论坛上特别发出提醒,要避免三个思想误区:一是避免仅就衔接说衔接,应把幼小衔接作为尊重儿童发展和教育规律、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实现教育全面育人的一以贯之的过程去看待;二是切不可为了幼小衔接,增加专门的幼小衔接课程,增加老师和孩子的负担;三是避免把幼小衔接仅仅视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之间的衔接,应将幼小衔接工作与“双减”校内教学、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融合推进,将科学、绿色、可持续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观念和导向贯穿到幼小衔接工作的全过程中去。
“幼小衔接的引擎在行政、关键在教师、核心在课程。”毛杰特别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扩展实施范围。要统筹各方资源,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课程支持、专业指导,要加快建立市、县、中心校的培训体系和联合教研制度。“要建立幼儿园与小学深度合作的衔接机制,顺利实现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要改革一年级评价方式,将《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中的16个发展目标有机融入小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中。”毛杰对各地各校提出明确要求。
“毛杰副厅长提出要建立以爱为基础的高质量师幼互动关系,让教师在幼小衔接中拥有职业成就感和获得感。这句话让老师们深受鼓舞。”幼小科学衔接省级专家组成员、濮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海静蕊对记者说,“毛杰副厅长要求切实转变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真正有效促进儿童的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更是为老师们指明了方向。”
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幼小科学衔接
“我也曾经和一些家长交流,家长说拼音教学太快,如果孩子之前没有提前接触过,只靠小学里短时间内的学习,孩子无法学好,家长充满了焦虑。”毛杰说,如何缓解家长焦虑?核心在课程。要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坚持“零起点”教学。起始年级要坚持低起点、小步子,不盲目压缩学时、不盲目赶超进度。
“小学一年级应重塑课堂,要在游戏化教学和环境创设上与幼儿园衔接,帮助幼儿实现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的全面适应。各地要尽快凝练出具有地方特色、实用的幼小衔接课程,让我们的教学规范找到恰当的路径。”毛杰强调。
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有效科学衔接,我省各地也在不断探索。
“我们提出将幼小衔接工作的目的、要求通过课程建设真正落地,做出实效。”郑州市郑东新区教文体局局长张利刚介绍说。郑东新区在课程管理上,抓好“幼小统筹、公民同步、科学施教”三个关键,全区一盘棋,规范并整体推进学校、幼儿园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上,抓好幼儿园“去小学化”和小学“零起点教学”两个焦点,建设好三类课程,提升区域课程质量。在课程评价上,探索“四维融合”的儿童发展表现性跟踪评价体系,实现园校无缝衔接,帮助儿童顺利过渡。
“洛阳市西工区扎实推进课程研发,开发大阅读、童话剧、形体课、节点课程、社会实践等25个特色课程,打造涵盖手工、科技、体育、艺术、创客、生活六大门类的特色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和成长动力,使儿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意识。”洛阳市西工区教体局局长李亚宏说。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这场观看人数达40万人次的会议,开阔了教师视野,提高了大家对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和路径,也为今年秋季学期全省幼小衔接工作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
“教育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个逐渐熏陶、不断内化的过程。要以幼小衔接工作为契机,下大力气做好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和探索实践,从而探索出‘学在河南’的幼小衔接恰当模式,总结凝练出可资借鉴的河南经验,让更多的孩子受益。”毛杰最后寄语广大校(园)长老师。这是期望、是要求,更是愿景。
原载:《教育时报》4月22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