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真正陪伴孩子的童年

张秋萍原图.jpg

河南省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秋萍

今天上午,以“游戏——点亮快乐童年”为主题的全省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将在河南省学前教育食育实践基地——天地课堂举行。作为我省学前教育的一面旗帜,省实验幼儿园在幼儿游戏的开发、推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次受到知名幼教专家的好评,吸引了众多幼教工作者的观摩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当下,成人“导演”幼儿游戏、以电子游戏产品替代玩具等剥夺幼儿游戏权利的倾向明显。如何扭转这种倾向?怎样更好地引导幼儿教师和家长鼓励并支持幼儿自主游戏、快乐游戏?近日,记者对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省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秋萍进行了专访,请她谈谈是如何为幼儿创造充足的机会和条件去游戏的。

教育时报:张园长,您好!当下很多家长重知识技能学习,忽视、干预幼儿游戏,您对幼儿游戏有什么看法?

张秋萍:玩就是游戏,游戏就是玩。玩性是孩子的真性情,玩对他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幼儿园阶段玩什么比学什么重要,怎么玩比怎么学重要,孩子与水玩就能直接去感受水的流动、温度与包容,孩子与土玩就能感受土地与生命之间的息息相关,孩子与风玩就能发现风筝、大风车、飞机飞起来的奥妙。我们发现,在幼儿园里沙池特别受欢迎,只要成人不去打扰,孩子在那里玩上一整天都不嫌腻。孩子会对玩感到厌烦吗?不会,他们为了玩可以想出很多很多的办法。

孩子是最会玩的,孩子是最爱玩的。孩子玩的乐趣和智慧,不是老师和家长教出来的,而是在玩、在游戏中自然产生的,而这种乐趣和智慧也是以后他们成为社会栋梁所需的乐趣和智慧。

孩子们的课堂“收获“.JPG

教育时报:很多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游戏时,遇到了不少困难。您在致力于幼儿游戏创设的同时,面临哪些阻力和困惑?又是如何克服的?

张秋萍:成人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孩子的问题时,会有很多误区,他们往往把玩和负面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眼里玩就是胡玩、乱玩、瞎玩,是在浪费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家长们希望自己孩子的人生是成功的、有意义的,这无可厚非。但是就怕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走向一种极端,比如会跟孩子说“这个东西很贵的,你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怕孩子玩的时候会弄坏物件,感觉孩子会耽误他的事,或者担心在玩的时候会弄脏衣服,把这些作为借口来阻挠孩子的游戏,不让孩子玩。或者在孩子玩的时候说孩子捣乱,破坏了纪律,强行阻止和中断孩子有灵性的活动。这些都是因为一些家长没有认识到游戏对孩子的价值。那么我们就要给家长普及理念,让他们认识到游戏的价值。

我们在开展幼儿游戏的时候要不怕困难。只要不怕困难,提高家长的理念,让他们意识到游戏对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再给孩子足够的游戏空间和游戏材料。给孩子充足的游戏时间,那还愁孩子在幼儿园会玩得不开心吗?

教育时报:唤起幼儿教师和家长关注游戏,引导他们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支持幼儿游戏,是通过怎样的教育方法、途径来实现的呢?

张秋萍: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总是把孩子的学习安排得满满的。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安排写字、算术等课程,就这样,孩子游戏的时间就被占用了。当我们这样向家长屈服的时候,我们就缺少了幼教人的自信,说明我们对家长的专业引领不够,对家长的宣传辅导也不够。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去屈服于家长,而是应该坚持自己对的观点,并且不断地去给家长普及。

我记得我们的国培学员张趁新,她在我们省实验幼儿园的国培班学习15天后,认识到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决心去改变基层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回去以后她立刻在全县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孩子赶出去、赶出教室,让他们去游戏、去开心地玩。现在他们那里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同这样的观点:现在玩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学、更好地成长。所以,幼儿园、家长、教育部门应该共同合作来为孩子创造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

教育时报:在幼儿游戏创设中,咱们园开发了哪些特色游戏?又是如何开展的?

张秋萍:在省实验幼儿园,游戏课程是我园童本课程体系当中的四大支柱之一。这样的课程建构,足以说明我们对“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儿童观、教育观的深刻理解与充分实践!

在认真分析孩子的游戏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将孩子的游戏活动进行分类:托班以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为主,小班以平行游戏和联合游戏为主,中班以合作游戏为主,大班则以合作游戏和规则游戏为主。在这里,游戏是孩子们幼儿园生活的常态,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占据了大部分内容。从晨间入园到晚间离园,游戏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悄然发生。一日之计在于晨,当成年人或坐在餐桌前,或奔波于上班途中,我们的孩子已经在晨风与阳光中和小伙伴、老师共同沉浸在晨间户外体育游戏的快乐当中,不仅收获了愉悦的体验,还形成良好作息习惯、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

区角游戏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游戏形式之一。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老师会与孩子充分讨论,引导和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到游戏空间的选择,以及游戏材料的收集、制作与运用当中,让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游戏的主人。每天的区角游戏时间中,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愿望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和游戏伙伴,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发现、探索尝试、建构经验、表达自我、分享交流、协商合作,在体验成就的同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我们还充分扩大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挖掘活动场地的利用空间和利用价值,根据各年龄阶段动作发展的特点,分场地、分时间,充分满足孩子们户外体育游戏的愿望!

2014年,我们成立耕读苑(现改名为天地课堂),将它作为食育实践基地,为幼儿游戏提供了天地自然大课堂。我们根据区域特色、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内容需要,建设配套房屋、各种游戏区、户外地锅、室内厨房、特色餐厅,组织幼儿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走进食育实践基地,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孩子与自然、田园和文化的亲近感,在集体生活中增强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在,食育实践基地秉承“去设备化、回归自然”的理念,开发有生活活动、田间散步、田间劳动、集体课程、食物制作、晚间活动6个种类、30余种小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提高生活能力、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

教育时报:社会需要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支持幼儿游戏。为此,您做了哪些努力,又是如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

张秋萍:游戏需要自由的环境,我们的老师不遗余力地给家长普及游戏对孩子发展的好处,在各地幼儿园前来学习时也传递这样的理念。

最近,我们联合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中心、郏县教体局出版了《河南儿童民间游戏集锦》一书,为今年以“游戏——点亮快乐童年”为主题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奉上幼教人的一份心意。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我省的传统民间游戏,它们都是一些不知名的会玩者、能玩着、爱玩者随时随地“玩性”得来的杰作,其中蕴含了童年的智慧和乐趣,以及童心、童真的表达与释放。即使在贫困年代,也没有困住一群群跳房子、抓石子、推铁环、摸树猴的顽童,也没有难住一堆堆玩泥巴、踢毽子、打弹珠的小精灵。

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的“玩”文化,了解孩子的游戏天性。古人浓缩的造字智慧,已经诠释了“玩”的深刻含义,玩中有“王”,玩中有“元”,会玩者为“王者”,会玩者为“元首”,孩子们是最会玩的、最爱玩的,所以他们都是未来的王者和元首。我期待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关注河南传统民间游戏,让游戏真正陪伴孩子们的童年,让游戏成为生命幸福的源泉,让游戏点亮快乐童年!


原载:《教育时报》2017年5月26日三版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梁美玲 二审:杜帅鹏 三审:侯军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