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只有与幼儿生活、生命相融合,侧重文化精神的培养和陶冶,才能让幼儿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塑造自己、改变自己和发展自己,从而实现幼儿生命成长的价值。”这是安阳市实验幼儿园园长申贵奇在第17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布仪式暨“食育·健康·未来”观摩研讨会上所做的报告《爱而后育,聆听花开》里讲的。如何让幼儿园课程适合幼儿,实现“爱而后育”?记者6月18日走进安阳市实验幼儿园一探究竟——
用适合幼儿的课程体系助力幼儿成长
据申贵奇介绍,安阳市实验幼儿园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创建了一套自己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游戏为基础,分为主题课程、特色课程、公共课程和隐性课程。
主题课程分为五大领域课程和区域活动,五大领域课程是指有统一教材的课程,而区域活动则是将教室分为不同区域,如益智区、语言区、科学区等,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的活动区域,每个区域都由负责教师提前准备教案和活动材料。
特色课程是由创意美工活动和奥尔夫音乐课程组成。幼儿园教研组组长孙慧敏向记者介绍,创意美工活动主要是由幼儿园的老师自主研发课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制订每个阶段培养计划,根据幼儿认知规律制订每月主题,通过泥浆画、拓印、水彩画、剪纸等形式培养幼儿创造、创新和审美能力。
安阳市实验幼儿园副园长何红艳说:“花式篮球和户外区域体育游戏都是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育的,因此,所有在园幼儿都必须参与,就构成了我们的公共课程。而隐性课程,顾名思义,是隐藏在幼儿在园生活学习中的课程,分为一日生活和节日教育活动。一日生活主要是指在园时间内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规则意识等;节日教育则是依托传统节日,策划举办相对应的活动,实现幼儿在活动中成长的目标。”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其实安阳市实验幼儿园这套以游戏活动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核心就是两个字——适合,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适合幼儿天性、适合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
拥有64年办学历史的安阳市实验幼儿园,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利用游戏活动吸引幼儿的目光,开拓幼儿的思维,在使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自主、和谐交往、健康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着力提升活动品质,打造园所特色
让幼儿在活动中成长,活动的品质至关重要。安阳市实验幼儿园不单单是注重课程开展形式,更是在课程品质提升上下了大功夫——
创意美工活动时间一到,每个教室都仿佛成了一个充满着梦幻色彩的童话王国,孩子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各种创意美工活动:大班的孩子欣赏着独具特色的甲骨文,从字形到字义,拓印甲骨文、制作甲骨文吊饰……中班的孩子尽情玩树叶、画树叶、制作树叶贴画……小班的孩子则兴致盎然地尝试用丰富多彩的颜色为每一辆小汽车进行装扮,不亦乐乎!
这是安阳市实验幼儿园课程体系里特色课程的一部分,通过操作活动有机地将幼儿的创造性和美工活动结合起来,利用环境创设、材料收集、课程研发,引导幼儿积极地在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各种美工材料,变废为宝,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构思、设计、尝试,创作出充满稚拙之美的、独特的艺术作品。
孙慧敏说:“孩子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获得了美的体验、享受到了创作的乐趣,更促进了自身良好个性和学习品质的形成,为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安阳市实验幼儿园教师在创意手工和奥尔夫音乐的形式相对固定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深化。小四班教师黄晓蕾说:“季节、动物、植物、生活现象等全都被融合进了特色课程体系,这让我们的所有活动在内容上有了更多创新,活动的品质也在融合的过程中得到一步步的提升。”
提到活动品质的提升,中二班负责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学工作的司立文老师说:“我们严格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强调创新性。在刚刚过去的六一节游戏嘉年华活动里,我们设计了8个游戏,在活动过后还对这8个游戏进行研讨、收集意见、整理反馈、反思,为下一次活动品质提升做准备。”
当然,办园品质的提升,也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据介绍,安阳市实验幼儿园拥有中原名师1人,省教育教学专家3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省骨干教师19人,中原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其中,以何红艳为核心的中原名师工作室更是培育出了10多位省级名师和30余位省级骨干教师。
立足古城文化,培育幼儿家国情怀
走过一条小巷子——仓巷街,转过几道弯,在一小湾清清的湖水之畔——后仓坑,看到了安阳市实验幼儿园古朴的校门,往西再走不远便是古都安阳的钟楼。安阳市实验幼儿园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在地文化”探访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多元文化氛围。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仓巷街的历史吗?你们知道仓巷街是什么时期的建筑,建筑特色是什么吗?”“我知道,我妈妈说这在很久以前是存放粮食的地方!”老师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来到幼儿园门前的仓巷街,这成了安阳市实验幼儿园为幼儿开展在地文化探访的第一站……后仓坑,一个饱经沧桑的坑洼,从古到今书写着许多的故事,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探访活动,了解吕祖庙的故事、讨论如何保护后仓坑的清水、数一数仓巷街的胡同;中班的孩子们走进仓巷街,了解仓巷街的历史、画一画老房子的样子、数一数青石板有几块、学一学关于仓巷街的儿歌;大班孩子们来到钟楼,敲一敲钟楼的大钟、量一量钟楼的高度、看一看钟楼的形状、搭一搭钟楼的造型……孩子们在探访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畅想。
为了弘扬民俗文化,激发幼儿民族自豪感,安阳市实验幼儿园利用端午、儿童节、元旦等节日开展不同主题的 “中华民俗创意美工坊活动”:马勺面具、葫芦添画、艺术脸谱、巧手剪纸、风筝工坊、手绘草帽、青花瓷……活动内容丰富、材料多样、创作形式各异,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使幼儿在艺术的熏陶下全面发展。
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安阳市实验幼儿园整理总结出了《安阳市实验幼儿园创意美工研究论文集》《安阳市实验幼儿园在地探访活动案例集》和《安阳市实验幼儿园创意美工案例集》,形成园本课程特色教材;研发的特色课程,如《拓印甲骨文》《小小蛋糕师》《创意螃蟹》《会跳舞的小人》《彩绘草帽》《小小城市建筑师》《小池塘》等也在安阳学前教育界产生了积极的传播带动作用,影响深远。
原载:《教育时报》2019年6月21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