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茜:建立三维融合机制,科学助力幼小衔接

微信图片_20221028205330.jpg

       徐春茜,开封市金明幼儿园园长,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双减”政策,还是《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都强调幼小衔接要科学。经多年实践探索,开封市金明幼儿园构建了幼小衔接三维(一日生活、课程体系、教育环境)融合机制,在一日生活、游戏中,逐步培养幼儿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的有机融合和渗透,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自然过渡,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融入一日生活,养成良好品格与习惯

在生活中笃行。生活即教育,从小班开始,孩子们就学着自己扣扣子、系鞋带、清洗学习用具,做力所能及的事。能做、会做、喜欢做,从服务自己到服务集体,不断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

在游戏中体验。在晨间入园时,孩子们自主签到,增强了他们的时间管理意识。孩子们还在不同的游戏中,进行情绪体验、成就获得、经验分享。

在学习中获得。“我爱幼儿园”“我的动物朋友”“快快乐乐我成长”……充实的活动内容、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幼儿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运动中磨练。晨间自选户外活动、专项体能运动培养幼儿运动爱好;春季运动会、足球赛等竞技型体育活动,激发幼儿积极进取、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培养其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使孩子终身受益。

在劳动中成长。服务他人,卫生员、点心员、报餐员、小值日生乐在其中。服务集体,打扫班级卫生、整理班级物品,自主分工合理规划,每个孩子都是班级的小主人。安全员每日晨检、保洁员维护幼儿园公共卫生、养护员定期查看植物生长情况,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性,让幼儿快乐成长。

融入课程体系,激发学习兴趣与潜能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这两个学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相对独立。幼儿园的孩子刚进入小学时容易产生畏学情绪,为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开封市金明幼儿园的园本课程研发,坚持幼儿为本,遵循“培养传统文化教育下的现代儿童”的教育理念,以“本善良天性、育天真秉性、养乐群品性、启灵动悟性”为教育目标,以认知规律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过程体验为宗旨开展课程内容。

主题活动,促进共同成长。幼儿园围绕“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开展“有趣的姓氏”“奇妙一分钟”“入学倒计时”等五大领域的活动,指导大班幼儿更好地向小学过渡。在“新闻播报员”“有趣的线路图”“破译密码”等特色教学活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大班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或发现新问题时能够主动发问、互相探讨、共同解决,让孩子养成敢问、敢说、喜欢说的学习习惯。

个别化学习,激发探究兴趣。幼儿园鼓励幼儿自主制订规则、挖掘游戏新玩法;共同商定班级公约,建构对规则的新认识,完善内在秩序;小组活动中,善用图画记录,在一起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问题导向,携手小学双向教研。在幼小衔接当中,幼小双向联合教研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共同研讨、梳理问题、制订策略,开封市金明幼儿园和开封市金明小学针对幼小衔接,开展了系列联合教研活动,幼儿园大班老师和小学老师面对面话“衔接”,从课程模式、教学方法、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融入教育环境,营造幼小健康成长氛围

打造家园理念共识,开启同步键。开封市金明幼儿园开设家长学校,为大班孩子家长开展幼小衔接家园共育等专项学习活动。幼儿园通过接送时间交流、定期家访等多种形式和家长沟通,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小衔接中家长的角色和责任。

形成校园联动机制,争做小学生。请进来,让毕业生回到幼儿园分享他们的小学生活,不仅能帮助幼儿园的孩子了解小学生活,同龄人之间的对话更能有效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走出去,让大班的孩子集体参观小学,通过实际观察、亲耳聆听、亲身体验,发现原来小学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

创设班级和谐氛围,促进健康成长。幼儿园创设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及兴趣的“课间10分钟”,孩子们下棋、跳皮筋、折纸等,快乐而充实。将幼小衔接主题与环境创设相互渗透、融合,打造温馨的教育环境,在爱的氛围里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科学衔接,开封市金明幼儿园注重面向全体,尊重个体差异,为每位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幼儿形成“善于动手、勇于探究、勤于思考、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让现在的3年为以后的30年奠定基础,为让幼儿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幸福社会人做好准备。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梁美玲 二审:杜帅鹏 三审:侯军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