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外出20次,从入园到毕业要去43个地方——“行走”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微信图片_20230410182122.png

  韩董馨  

4月初,新绿葱葱,清洁明净,最适宜外出的季节。一大早,玲玲主任捧到我面前一张图:《我们的足迹——郑州艾瑞德幼儿园行走地图》。一年全园平均外出320次,截至目前足迹遍布43个地方,每班每学年外出20次,一个孩子从入园到毕业要去到43个地方,近到同一社区的弹棉花店,远到黄河沿线的几座中原名城……

看着这张图,一种“欢欣鼓舞”似的不平静冲撞着我,我为我们的足迹欢欣鼓舞,为孩子的成长欢欣鼓舞,为师生用行走半径圈划出的未来可能欢欣鼓舞。

“行走”已经成为艾瑞德孩子的一种气质。偏安一隅的教育只能养出金丝笼雀,行走四方的教育才能长出万里飞鹰。10多年来,行走不辍,年年如此,孩子们走出了落落大方,走出了彬彬有礼,走出了自己眼里的世界,也走出了世界眼里的自己。

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行走”是一门大课

最开始行走的初心很简单,就是不想让孩子们“憋得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自然即课堂,到“大”的地方去,孩子才会“大”起来。我们对“长大”的理解就是,带孩子去“大地方”,做“大阅读”,见“大人物”,练“大心脏”。

最初的外出,就仅仅是“外出”,走马观花逛一圈,相当于师生出去“撒个欢儿”。但久而久之我们觉得这样的外出价值并不大,老师们开始思考,所谓的“社会实践”也好,“外出研学”也好,最终还要回到孩子的经验拓展和素养发展上来。于是,“行走”成了一门我们共同研究的大课,它不再是简单从室内到户外的空间位移,而是基于儿童兴趣和发展的成长之旅。

带着主题行走。每次外出都与班级课程主题紧密结合,在当前主题下,需要到哪个地方去,我们就去到哪里。比如课程是《我爱我的家乡》主题,就去胡辣汤店、烩面馆、二七纪念塔、开封清明上河园;《衣来衣往》主题,就去弹棉花店、逸阳服装厂;《恐龙的秘密》主题,就去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郑州市自然博物馆……无意识的外出,要变成有意义的行走,就是要和孩子当下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经验结合。

带着任务行走。社会实践中的“实践”二字,在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柳夕浪先生的解释中,是必须给社会带来改变的,是一种创造,是对社会的改造。所以,每次“行走”,老师们都要给孩子们布置一个任务,任务的完成才意味着“行走”的圆满。大大班的孩子去植物园,老师们给出的任务就是要自己放飞一个风筝。于是,从前期的画风筝,扎风筝,选场地,到让风筝飞起来就成了孩子们的“任务”。大大一班蓝永然小朋友告诉我,放风筝是有步骤的,第一步把线缠好,第二步一手拿线一手拿轴,第三步要跑,第四步要放线。我佩服孩子们每次为完成任务而付出的努力,这对他们来说,需要探究、社交、合作、抉择等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走出“舒适圈”,走进“学习圈”的勇气和毅力。

带着从容行走。从小班开始的行走是需要孩子们从3岁开始就建立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学习自我保护的能力。因为频繁的外出,孩子们知道“小黄帽”的作用不仅仅是遮阳挡风,还是明显的安全提示。他们知道公共交通的安全乘坐规范,坐大黄蜂校车要系安全带,地铁公交不奔跑不抢上下,车辆行进时坚决不把身体部位伸出窗外。孩子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胳膊上“信息贴”的意义,上面写老师的名字和电话号码,是为了在意外发生时能通过求助第一时间联系到老师,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老师是第一责任人,而不是爸爸妈妈。因为懂得安全与自我保护,孩子们的行走更加从容,这种从容源于一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我们把这种经验称为“行走经验”,他们会因为外出而兴奋,但不会出格,就好像见过大海的人就不会因为一个水洼而叽叽喳喳。

这个世界终归是自己“建构”的:“行走”的三个工具

最好的教学实践是知识学习和儿童发展融合为同一个过程,就是将外在的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儿童可以亲自“探索”“发现”的过程,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体活动。孩子们的“行走”在我们眼里就是这样一种主体活动。成长的实质是一种自我建构,成人可以把孩子代入一个“新世界”,但完成对“新世界”的认识要靠孩子的自我建构。在这场“建构”中,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三个“支架”,“支架”之于这场“建构”的意义就是,为过去复盘,为现在记录,为未来谋划。

行走日志。教师发展中心的老师们最近在策划“换本”,就是把之前左右开合的美术本,换成上下开合的线圈本,更硬实、更方便。对此我是完全同意的。这个本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孩子们的《行走日志》。孩子们会将自己外出看到的景色、故事、趣事、心情画在日志里,完成经验的“反刍”。而我们的外出社会实践,也将形成“准备规划—亲身体验—完成任务—日志记录”的闭环模式。这本《行走日志》将成为幼儿园4年孩子足迹的记录,更是孩子4年成长的见证。

行走手册。5年前,我们就开发了教师使用的“行走工具书”——《“艾趣童游”研学手册》。这本手册详细收纳了艾瑞德幼儿园43个社会实践地点的信息,包括地址、功能、联系人电话、适宜年级、注意事项等,可以说是网罗了郑州及邻近城市最适宜孩子集体前往的地方。一册在手,就有了整个城市的课程资源。《行走手册》的更新是孩子们和老师们共同的工作,几年下来,我们甚至发现之前去过的地方居然不复存在了(孩子们说是“倒闭”了),而城市又新开启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这背后的原因也是非常有趣的研究话题。

行走地图。全园每个班级会有一块《班级行走地图》展示板,每去过一个地方,孩子就把它画出来,粘贴在行走地图上,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去了哪些地方,它们都在城市的哪个位置。当粘贴上去的“地点”越来越多的时候,意味着我们伸向世界的“触角”越来越多。行走地图就是一个儿童成长的脉络图。慢慢的,孩子们就知道城市地图之外有中国地图,中国地图之外有世界地图,画行走地图其实就是孩子在“画梦”,画一个看世界的梦。

没有见识,何来见解:“行走”送给孩子的三个礼物

每次孩子们外出,我都会站在学校大门口,与他们乘坐的大黄蜂校车挥手。趴在窗户上与我作别的,是一张张激动、憧憬、快乐的笑脸。我常常想,除了笑脸,“行走”到底还能带给孩子们什么?区别于“走马观花”“吃吃喝喝”“拍照打卡”的“高质量行走”,应该要为孩子的童年送上三份礼物。

持续到100岁的好奇心。人类的进步的源头是好奇心。正是因为见过天外天、人外人,孩子会越来越对未知渴望,对新鲜好奇,正如读了一定数量的书才会明白自己无知。当孩子知道世界之大,探索的欲望就会越大。正如半径决定周长,孩子的好奇心也决定了他的知识面。我们希望艾瑞德的孩子都拥有持续到100岁的好奇心,永远追问,永远热爱,永远好奇。或者说,“行走”始于好奇,“行走”也培养好奇。好奇的孩子永远不会抑郁,不会封闭,不会自满。

“扛打”的认知内驱力。我们常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但是只有兴趣也不会有长久的学习。孩子在“行走”之中,在培养一种兴趣之外的“认知内驱力”。要到达一个心仪之地,必须有体力、有耐力、有毅力。半途而废永远看不到最美的风景,持之以恒是所有旅程的必备能力。所以,靠单纯的兴趣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兴趣之上,我们需要创造机会,让能力叠加到兴趣上,让兴趣的种子结出能力的硬核,这才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一份“我见过,我知道”的底气。教育就是一个不断消除“陌生感”的过程。“行走”就是培养孩子的“熟悉力”。熟悉知识,熟悉规则,熟悉场景,熟悉事与事之间的联系。去年小升初考试,一道大综合题目的背景就设在省博物院,如果孩子没去过,不知道这个地方,一读题就会开始紧张,结果会的知识点可能也丢分了。但如果孩子去过,他熟悉,这道题目对他来说就是亲切的。我们很容易想象,一个孩子带着紧张的心情解题,和他带着镇定从容的心情解题,结果一定不同。“我见过,我知道”的孩子遇事不慌,他懂得从“熟悉感”中汲取力量,寻找联系,解决问题,我们把它称为一个人的“底气”。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这“情”,这“意”,才是登山与观海的终极价值。正如“世界观”才是“观世界”的终极价值。

来吧!行走!手牵手,我们一直走下去!

(作者系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幼儿园执行园长)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方慧 二审:杜帅鹏 三审:侯军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