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儿童:看见每一个孩子的可持续生长

——郑州市郑东新区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实施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关键环节,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作为省级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从理念认同到行动研究,从园校自主到区域统筹,从试点先行到全域覆盖,始终坚持“多方联动、双向合作、科学衔接、协同育人”的工作思路,积极打造“一核三体”的工作框架,努力构建“儿童为本、双向互通”的幼小科学衔接新样态。

聚焦“双链条”驱动,支持儿童衔接发展

自2021年以来,郑东新区通过制定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幼小科学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确立“横向融合、纵向推进”双链条驱动工作机制。

在横向融合上下功夫。加强组织领导,拧紧责任链条,全面净化幼小科学衔接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衔接氛围。管委会成立了由教文体局、社会事业局、市场监管局、乡(镇)办事处等28个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打破壁垒、横向联动,先后出台《郑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郑东新区关于进一步推进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加大外部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健全完善幼小科学衔接制度体系,支持“衔接”工作有序开展。

在纵向推进上做文章。形成“区级统筹—试点先行—全域覆盖”三级纵深推进网格。结合园(校)办学情况和地理位置,2021年成立5对10所试点园(校),先行先试,梳理经验,2023年春季试点园(校)拓展至18对36所,深入实践,凝练成果,2023年秋季建立“1+1+x”幼小一体化发展教育联盟体系,成立15个幼小衔接工作联盟组,涵盖全区102所小学和幼儿园,实现区域幼小科学衔接全覆盖。各联盟组积极开展联合教研、课例观摩、环创评比、家长课堂等活动,实现了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全方位的科学衔接,帮助孩子顺利过渡。

聚焦“多维度”教研,看见儿童内生动力

建构多维立体化的互联互通研学通道。建立“园—片—区”三位一体“多维度”联合教研机制,搭建“校、园、师、家”对话平台,联盟组内定期开展幼小科学衔接同讨论、同计划、同实施、同评价的“四同步”互动教研活动。遴选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领域的专家教授每月开展专题大讲堂活动,目前已开展专题讲座八期,累计参培人员达2600人次。同时,组织园(校)级干部、中层、骨干教师赴上海、苏州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进一步强化理论支撑。

推动多维系统化的问题导向教研模式。围绕“为何衔接、衔接什么、如何衔接”的关键问题,以课程建设为着力点,制订《郑东新区幼小科学衔接教研计划》,构建了坚守一个立场、找准两个支点、采用三个闭环、推动四个同步的“一二三四”联合教研模式,通过“1+2+N:‘问题-循证’”教研模式及多个教研变式,指导区域园(校)开展基于教学现场、基于真实问题、基于教师发展、基于家园共育的多样化幼小衔接教研活动。探索研究“双师制”幼小科学衔接教学模式,成为全国首创,尝试编制《郑东新区幼小科学衔接小学低年级环境创设工作指导建议》,不断提炼区域园(校)环境创设、资源开发、课程构建等方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形成一系列幼小衔接活动经典案例与可行做法,实现各方资源深度共享,进而达到幼小高质量衔接。

聚焦“家园校”共育,尊重儿童成长规律

深化“浸润式”入学准备课程。着力探寻浸润式生活化的衔接主题活动课程,使其贯穿于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形成连续性、阶段性和整体性的螺旋式“主题链”幼小衔接课程。幼儿园主题活动《小学畅想曲》让幼儿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积极为入学做准备,主题活动《时间听我说》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逐步树立时间观念。

推进“桥梁式”入学适应课程。搭建“减缓坡度”支架,构建“双向衔接”的联结式入学适应课程。打破小学课程学科的界限,设置专门的低龄段主题课程模块,用一个月的时间,围绕“入学愿望”“学习兴趣”“生活习惯”“规则任务”等主题,实现幼儿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渗透,稳步适应小学生活。小学依托多学科融合开展以《守住我的小书包》为主题的多学科融合实践,助推幼儿从学前到小学阶段自然过渡。

探索“点单式”家庭教育课程。运用“线上+线下”同步走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遴选幼小衔接方面的高校教授、小学、幼儿园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并面对面解答家长疑惑。成立郑东新区幼小衔接家教宣讲团,录制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视频29个,供教师及家长线上点单观看,累计点拨量上万人次。设置“幼小衔接咨询室”,面向家长进行一对一辅导,解决个性问题,缓解家长焦虑。

 聚焦“多元化”评价,理解儿童动态需求

研究制定《郑东新区幼小衔接督导评估标准》,倡导各校(园)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下发《幼儿园小学化负面清单》《小学零基础入学负面清单》,落实质量检测机制。幼儿园积极构建符合园本课程的评价体系,通过观察、作品分析、谈话等方式对幼儿三年的在园生活进行综合评价;小学设计基于办学理念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故事情境、自主游园等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让孩子在沉浸中完成多学科融合任务。同时,探索建立特殊儿童发展和干预档案,重点做好此类幼儿的衔接和移交工作,深化衔接长期效应。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区域视频案例、4幅主题绘画作品、158篇成果案例、7项研究课题分获省市奖项,《创新区域教育治理,构建“双向互通”幼小衔接新样态》经验材料在全省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推进会上进行交流,《聚焦课程,让幼小自然衔接》在央视新闻频道、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等媒体相继报道刊发。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到“双向奔赴”、从“表面衔接”到“深层融合”、从“注重知识”到“关注全面”、从“看见儿童”到“走进儿童”的重大转变,打开了全域联动下幼小科学衔接的“新视界”,真正做到让幼小科学衔接的良好教育生态惠及每一位儿童,看见每一个孩子的可持续生长,助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身心健康成长。

(郑州市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 供稿)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侯成浩 二审:杜帅鹏 三审:侯军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