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钦:亲近土地,滋养孩子成为温暖、独立、阳光的人!

食育是立足于自然生活的教育,它是春的萌芽、夏的瓜果、秋的五谷、冬的储藏,是孩子成长的必备养分。清丰县文化路幼儿园作为河南省首批“食育试点幼儿园”,充分发挥试点幼儿园的优势,不断挖掘食育内涵,整合食育优秀教育资源,拓展食育新思路、新途径,落实《关于实施河南省中小学食育工程的指导意见(2023—2030年)》文件精神,将自然教育、生活教育、节日节气教育与食育相融合,以食为载体,以家园共育为途径,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食育模式。

摘杏.jpg

置身食育环境,丰富自然教育

(一)种植园的自然教育

陶行知曾说:“不会种菜,不算学生。”而现在的孩子远离农田、远离泥土,对食物的了解是从超市到餐桌,他们并不知道麦苗和韭菜有什么不同,也不知道黄瓜是长在藤上还是树上。幼儿园利用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地理位置优势,将缩短孩子和食物的距离作为开展食育活动的开端。

首先,幼儿园将原本仅做观赏的绿化带改建成户外种植园,实现了班班有一园、人人都种植、季季可收获的愿望;其次,在北方常见农作物的基础上引入本地具有代表性的种植物,如金银花、山药、朝天椒;再次,让孩子通过家庭种植、陪同长辈田地劳作等直接参与的方式了解基本的种植知识和方法,然后迁移种植经验,在班级的种植区大显身手;最后,教师将幼儿的种植活动记录、梳理,形成各具特色的班本课程。

种植1.jpg

幼儿园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竹够精彩”“遇见桑葚树”“爱&艾”等数篇课程故事,关于种植的故事还在继续更新。

孩子们在种植中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了解食物从无到有的过程,在一次次和土地亲近的过程中满足着自身的探究兴趣,完成了真实的自然教育。

(二)环境中的自然教育

丰收的果树——幼儿园有一条丰收路。在金风送爽、艳阳高照的秋天,一排排木瓜、石榴,一束束山楂、海棠,红橙橘绿、硕果飘香;麦子黄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守望着两棵大杏树,等待采摘金黄的杏儿。孩子们或是用手或是用工具和同伴一起采摘,收获辛勤灌溉的果实,共同分享“春华秋实”的乐趣。

室内种植角——户外的种植区生机盎然,班内的植物角也尤其吸引人。蒜苗小盆栽、发芽小土豆、水培绿豆芽和红薯等,都在孩子们的悉心照料下慢慢长大。孩子们闲暇之余给植物喷喷水,量一量又长高了多少,画下来它们现在的样子,端出来给它们晒晒太阳……关于植物角的谈话总是滔滔不绝。

种植4.jpg

时令桌和食育台——班级的时令桌和幼儿园大厅的食育展台摆放着当季的瓜果蔬菜、常见的香料、药食同源的食材,每一次的更替都会引发孩子们的驻足关注和话题讨论。

这些大自然的馈赠随处可见,孩子们在环境的浸润中感受植物生长的规律,了解时令果蔬的营养价值,“顺时而食,依食而育”的理念自然而然渗透于孩子内心。

珍视一日生活,开展生活教育

(一)就餐中的生活教育

三餐四季,温暖有序,孩子们每天的就餐流程充满了仪式感。餐前,小值日生清点每组人数,分发摆放餐具;播报员在同伴盥洗入座后声情并茂播报食谱;接下来的自主取餐,汤勺、饭勺都“听从”孩子们的指挥,孩子们按需盛取,随时增添;餐中,伴随着轻柔的音乐,细心品尝食物的滋味。餐后,孩子们光顾的第一站是“光盘墙”,他们为自己亮灯、插卡或是套圈;第二站是漱口池,一口淡盐水带走食物残渣。

餐前播报1.jpg

孩子们在环环相扣的仪式中养成了认真、自信、自主的良好品质和不挑食、不厌食、爱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区角里的生活教育

食育区是孩子们施展厨艺的平台。在这里,孩子们摊出金黄的鸡蛋饼,蒸好软软的馒头、熬制止咳的梨水。他们通过亲自操作获得对食材、工具及饮食文化的相关经验,感受自然食物的色彩、形状、质感,掌握了生活技能并在无形中养成偏好自然食材的饮食习惯。

就餐1.jpg

(三)自诊区的生活教育

班级的自诊区常备有2至4种自诊水,孩子们知道舌苔变厚了可以喝杯山楂水,眼睛干涩就选菊花水。日常幼儿每喝完一杯水会主动记录,老师们会及时提醒饮水少的幼儿补充水分。幼儿主动关注身体变化并做出预警,为身体健康做好了基本功。

自诊.jpg

传承传统文化,重视节日节气教育

(一)四季里的节气教育

节气影响着万物的生长规律,节气文化更是食育课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篇章。每逢一个节气,教师会利用多媒体课件、绘本故事、手工制作、民俗活动等方法将二十四节气中包含的习俗、诗歌、农耕农事等内容层层渗透。

糖葫芦.jpg

冬至时节,幼儿园开展了“食在冬至、暖在冬至、乐在冬至”等系列活动;惊蛰时分,孩子们在校园里寻找着被春雷惊醒的小动物;清明节气,孩子们用插柳、唱红歌、诵读等文明形式缅怀故人。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节气文化的神奇和独特魅力,建立最初的节气认知。

(二)美食中的节日教育

每逢节日,教师都能通过美食分享活动看到“食育”在孩子们身上的体现。每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饮食和故事,传统节日和食育的结合更加注重孩子的体验: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冬至煮热腾腾的饺子,迎元旦、寻年味儿的活动更是把传统小吃摊搬进幼儿园。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美食美味中积极参与,逐步理解节日独特的饮食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立蛋.jpg

传播食育理念,携手家园同行

(一)家长队伍有力量

家长对孩子在园的饮食状况尤为挂心,为让家长放心、安心,幼儿园每天安排家长入班和孩子一起就餐,鼓励家长对饭菜的做法和味道提出意见和建议。

家长伙委会2.jpg

此外,家长伙委会和娃娃伙委会也是幼儿园饮食保障的监督者。幼儿园每学期组织家长代表入园参加健康饮食的培训,让他们在参观厨房,参与食材选择、食谱制定和食物品尝中,转变家长身份,并将他们的意见作为重要参考,让全园孩子吃上安全、健康、美味的餐食。

(二)假期生活要同步

每年寒暑假,幼儿园会为各班的孩子配备假期生活指导手册,配合一日生活时间表,帮助幼儿坚持良好的作息。家长可以扫描食育儿歌二维码,让孩子听园长妈妈绘声绘色地讲解常见食材。幼儿园还将饮水记录和二便记录延伸到家庭中,同时教师会发布各班打卡项目,有运动、美食等自选内容,保障幼儿假期生活与在园养成的好习惯同步。

假期指导手册2.jpg

(三)亲子厨房常营业

幼儿园在假期和节假日坚持向家长推送家庭食谱,提高家庭主动关注食物搭配比例的意识。孩子和家人一起做餐前准备,参与从食材到美食变化的全过程。在其乐融融的餐桌上,耳濡目染用餐礼仪与饮食风俗,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餐饮文化,对个体成长、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

亲子厨房2.jpg

食育是最贴近生活的教育,清丰县文化路幼儿园将继续以食物为载体,带孩子走进真实的生活,在与环境、与食物、与他人的互动中感知、操作、体验、实践,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和选择“食”的能力。让食育滋养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独立人格,成为温暖、独立、阳光的人。

(作者系清丰县文化路幼儿园园长)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侯成浩 二审:杜帅鹏 三审:侯军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