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如,漯河市召陵区区直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河南省骨干教师,漯河市名师,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师。
2024 年 11 月 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法重申“幼儿园应以学前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发展素质教育”,进一步明确幼儿教育方向。幼儿园要以儿童为中心,让教育回归生活,尊重学前儿童身体身心发育成长特点,使游戏成为幼儿成长的重要方式,注重和加强素质教育,为护航学前儿童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课程体系精且专,幼儿发展路更宽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有着无限的潜能等待发掘。幼儿园始终秉持着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为纲要。注重综合性和趣味性,融合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等领域内容,通过主题教学、区域、户外等活动形式,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这与《学前教育法》中第五十六条“幼儿园应当以学前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发展素质教育,最大限度支持学前儿童通过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探索学习,促进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安全和劳动意识,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相契合。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增加社会实践和亲子活动比重,帮助幼儿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将生活与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幼儿在行动中学习。
其次幼儿园还倡导课程即做事,做幼儿力所能及、有挑战、有趣味、有思维参与的事。幼儿园环境本身也是课程,设计与创设环境是课程设计重要部分,以儿童为中心,其丰富性、适宜性和针对性是产生教育作用的关键,注重儿童参与、感受和实用。教师要树立儿童成长需其参与的观念,做好物质准备是教师主要职责。
游戏活动智趣全,童年时光映华年
游戏是幼儿天性和学习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法第五十六条强调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开展游戏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场地,设置建构、角色扮演、美工、阅读等多个区域,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探索发展,注重游戏活动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将游戏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让幼儿游戏中学、学习中游戏。如在角色扮演区设置洗车店、露天剧场、餐厅等场景,让幼儿体验不同职业和生活,提升社会交往与语言表达能力。游戏多元化让幼儿成长更精彩,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教师提升勤且勉,幼教品质绽新颜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需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此幼儿园采取系列措施,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学习,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邀请专家讲学,提供学习交流平台,鼓励自主学习。提高教师素质要扎实细致,现如今教育行业存在一些误区:如人才工程、经费投入与劳动不成正比;教育质量原地踏步;总结诗意化、策略雷同化、思想虚无化。脱离教育过程难以真正提升素质,教师素质提升是不断思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结果,教师成长有规律,不能盲目催长或缺乏促进力量。专业能力是从事幼儿教育的根本保证,是区别于其他专业和职业的关键因素。幼儿园教师应具备观察、作品分析、谈话、课程设计、活动组织、评价等六个方面基本专业能力,这些能力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培养和培训中应重点关注。
幼小衔接科学筹,成长过渡稳无忧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法》第五十九条着重强调“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防止保育和教育活动小学化”。为做好衔接工作提供指导。幼儿园注重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与周边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教师和幼儿参观学习,让幼儿提前了解小学学习和生活环境,并以重点培养幼儿八大能力为抓手,以课程为依托,充分尊重幼儿兴趣需求,注重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幼儿园课程结构不同于中小学,应是生活化、游戏化的,符合幼儿需要和天性。幼儿园通过主题教学、游戏等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倾听、表达、合作、分享等,加强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为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让幼儿生活更丰富多彩。
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对学前教育事业整体生态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明确了政府、社会、幼儿园、家庭等各方在学前教育中的职责义务,为学前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政府将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监督,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学前教育,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形成全社会尊重爱护学前儿童的新风尚、新文化;其次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强调游戏重要地位,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促使幼儿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自由、探索、创造是儿童的天性,“尊重学前儿童人格尊严”“尊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要求幼儿园作为学前儿童教育主体,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始终秉承“顺应天性、恪守本义”的学前教育宗旨,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甘愿做学前儿童成长的守护者和陪伴者,积极营造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家、园、社协同育人良好教育生态,形成共同成长的积极关系,更好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健康发展。未来,幼儿园将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儿童需求,为学前教育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