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楠,商丘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党总支副书记。曾获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管理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幼儿园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多维营造宣传氛围,一是微信公众号开设“普法宣传”专栏进行宣传,二是电子屏滚动播放“每日一法条”,三是教师教研室张贴《幼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与法同行,做守法幼教人
幼儿园管理层组织学前教育法与《幼儿园管理条例》对照解读会,开展依法治园案例研讨,教师群体组织开展学前教育法专题学习、剖析虐童体罚等典型案例分析、教育行为自查清单等活动,规范教师保教行为。
强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学前教育法强调:实施学前教育要坚持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理念,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同时,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遵循幼儿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幼教规律,合理安排一日生活。
幼儿园强化“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通过游戏、实操、探索活动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安全和劳动意识。同时积极开发适宜的课程资源,如《幼小衔接准备教育》园本课程、系列阅读主题课程。
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针对幼儿园教师队伍,一是加强培训引导。重视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集体教研、专项教研、专题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管理与教育质量;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写笔记、撰心得,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和修养;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合理利用园所优秀资源,真正达到共学共长。
二是关注个人成长。开展各种业务练兵竞赛,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组织班级常规、幼小衔接联合教研、案例分析、实录型游戏、体育等专项教研,提升教师个人素养和修养;组织开展教师优质课、玩教具、课件、舞蹈、唱歌、朗诵、课题申报等评比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同时做好辐射引领带动,定期赴共建园、帮扶园送教帮扶、联合教研、邀请来园学习交流等,并配合商丘市教育体育局举办商丘区域食育共同体联合教研、商丘市学前教育教学观摩及培训等活动,实现区域园所之间的同频共振与内涵发展,助力全市幼教高质量快速发展。
强化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
一方面,配足配齐具有资质的各岗人员,细化安全分工,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传染病防控、突发事故等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各类演练。同时引入法律顾问,规范合同签订、纠纷处理流程,做到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另一方面,定期对幼儿园消防、电梯、门禁系统等进行维保及排查,每周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紧密结合,筑牢安全防护网。
注重食品安全,细化食品安全各项制度,规范厨师操作规程,严格落实领导陪餐,邀请伙委会、家委会品餐品点并进厨房监督伙食加工、食材进货、验货全过程,严格食材采购、复查程序,加强农残复检,力保幼儿饮食安全健康。
强化家园社协同共育合作模式
幼儿园全面贯彻落实“家园社”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每周定期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教育,解读学前教育法政策,普及科学育儿理念;邀请专家开展讲座,来园为家长做疾病预防、亲子阅读、足球启蒙等方面指导;针对特殊群体进行小团体辅导及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
丰富家园互动形式,搭建家园共育平台,开拓家园互动途径,通过家长会、家访、父母老师、家长开放日、家长志愿者等活动,交流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共同商讨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家长科学理性地开展家庭教育。
强化特殊儿童育人环境
学前教育法其中有七条法则均涉及到了“特殊、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权力保障。作为“河南省首批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幼儿园极力保障适龄特殊幼儿受教育的权利,积极创设无障碍环境,保障特殊儿童平等参与活动,园区内设有电梯、无障碍卫生间、供轮椅走的坡道、卫生间扶手等。
同时整合各项资源,打造相关资源教室包括心理咨询室、个案辅导室、心理谈话室、绘本室、阅览室、科学发现室、食育工坊、扎染坊等专业区域,为特殊需要幼儿课程实施及个训提供了保障。
学前教育法的出台不是终点,而是幼儿园提质增效的新起点。幼儿园需以法律为纲,在坚守儿童立场中创新管理,在破解现实难题中积累智慧,最终实现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的跨越。未来的探索中,唯有将法治精神、专业精神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方能真正构筑起守护幼儿成长的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