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光山县幼儿教育中心支部书记、主任。河南省幼儿园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原名师培育对象
好“法”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时值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的跨越之际,2024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此法出台,可谓意义重大。不仅对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更对制约幼教工作的难点、痛点、阻点进行了明晰的法律界定。作为基层幼教工作者,深感国家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决心、以及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改革的力度。我们将在一线工作中积极学法、知法、护法、普法,以学前教育法作为办园规范的准则与行动纲领,结合办园实践,持续探索落实新法的行动路径与创新举措。
以育人方向为核心,构建科学文化体系
法律明确要求学前教育应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园作为专业幼教机构,必须把牢育人方向。我园有一架在抗美援朝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战斗机,战争结束后,英雄们将比斯飞机赠给了我园,希望将比斯飞机“独立勇敢、不断超越、挑战自我”的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以比斯飞机为载体,矢志在解读幼儿成长规律、园所管理、课程改革、队伍培育、环境创设、关注幼儿生命成长中探索实践,孕育了“光里童年,乐在比斯”的文化理念,凝炼了“三自三育”教育主张,“三自”即自然、自由、自主,“三育”为环境之育、生活之育和文化之育,以培养“与世界更近一步的儿童”为宗旨,让比斯文化滋养儿童,绽放儿童,让每一个儿童富有个性的健康成长。
在比斯文化中优化资源,建构特色丰盈的园本课程
学前教育法要求规范学前教育实施,不断提高保教质量。我们认为课程资源的利用是保障幼儿利益最大化的核心。在我园,比斯是光幼的代指,整个光幼是一个大大的比斯乐园,每个孩子都梦想自己能成为具有善良正义、勇敢超越精神的比斯小飞机。
比斯文化的落地在于园本课程,结合比斯精神,我们把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小主人”精神的人。基于此,我们对课程观、课程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与统合,建构了具有本园特色的“比斯小主人”课程框架,小、中、大班分别以“生活小主人、游戏小主人、学习小主人”各为侧重,秉持“发现儿童,发现课程”理念,观察儿童,研究儿童,紧跟儿童,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支架。经过5年的实践,共撰写汇编了200多个原创课程案例,增加了晨间谈话、自然小课堂、混龄活动等,为课程实施提供了个别化教育机会。在大主题下生成基于幼儿生活的学习项目,让幼儿的学习从教师为主导,转变为在游戏中的做中学和玩中学。
在比斯文化中看见儿童,创设支持性活动环境
学前教育法把尊重儿童权利,以儿童为本作为法律来要求,这是对儿童发展权的有力保护。比斯文化坚信儿童是有能力的个体,基于此,我们为幼儿创设适宜的任务,激活幼儿的参与意识,展现幼儿的自我力量。
珍视儿童声音,师幼共同规划儿童空间。运用“儿童评价+多维空间”整合共构的方法,改变以往环境“好看、不好用”的现状,依托科研项目,支持幼儿以多种形式参与观察、讨论、决策,创设有儿童想法,有儿童痕迹,能提升儿童经验的支持性环境。
珍视儿童游戏,统整资源创建特色环境。创建了集表演、搭建、民间游戏、自然观察、野趣涂鸦等为功能的21个园级户外游戏空间,和以自然、艺术、家庭、阅读、科学为主题的6个班级区角,以及食趣馆、梦想城、木工坊等6个小主人共享体验馆,变零散的游戏活动为系统性的课程活动,为幼儿亲身体验、自由探索、自主创造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场域。
在比斯文化中淬炼成长,塑造勤奋博实的教师队伍
法律同时明确了幼儿园教职工的待遇保障及专业化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比斯本意为“再一次”,具有反思改进之意。光幼人以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为目标,以越而胜己为成长之乐。变传统的“请进派出”学习为自助菜单式学习,创建光幼微课堂。探索教科研训一体化教师发展新路径,把现场观摩、科研课题、动态教研、园本研修等多元途径相融合,以“理念同构—案例再现—经验内化”为路径,构建学习共同体,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依托名师工作室做示范、走前列。我园共有一个中原名师工作室,两个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通过开展云教研、课例研讨、好书共读,送教到园等活动,辐射引领带动公民办、跨县区、跨乡镇等21个园所共研专业,共同发展。
学前教育是根的事业。我们将紧跟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步伐,既要做法律的执行者,更要成为教育创新的探索者,我们将继续挖掘比斯文化的精神内涵,将比斯文化的思想更好沉淀于环境、浸润于行动、升华于气质,让儿童在法律的保护下深扎根,乐成长,为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而努力!